时间: 2025-04-26 12: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9:04
词汇“[嬖褒]”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经过查询,这个词汇可能是由两个汉字“嬖”和“褒”组合而成,但这样的组合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我将分别对“嬖”和“褒”进行分析。
由于“[嬖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较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可能使用“宠臣”和“赞扬”这样的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嬖”用于描述一个故事中的负面角色,而“褒”则用于描述正面角色或**。
“嬖”和“褒”这两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力和道德的不同态度。在现代汉语中,它们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时,这些词汇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词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1.
【嬖】
(形声。从女,辟声。本义:宠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嬖,爱也。 、 《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 、 《左传·隐公三年》。注:“亲幸也。”-嬖人之子也。 、 《国语·郑语》。注:“以邪僻取爱曰嬖。”-而嬖是女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 、 《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
受宠爱的人。
【引证】
《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2.
【褒】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衣襟宽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褒,衣博裙。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
【组词】
褒袖、 褒衣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