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3:42
检定:这个词通常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或评估来确定某物(如产品、设备、材料)或某人(如专业能力、资格)是否符合特定的标准或要求。在不同的领域,检定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应用。
检定一词源自日语“検定”(けんてい),后被汉语吸收。在日语中,它原本指对书籍内容的审查,后来扩展到各种形式的评估和认证。
在现代社会,检定在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体现了社会对标准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检定往往与正式、严谨、权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引发紧张或期待,尤其是当个人面临资格检定时。
在教育领域,学生经常需要通过各种检定来证明他们的学术能力,如高考、托福、雅思等。
在诗歌中,检定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考验:
生命如一场漫长的检定, 每个阶段都有其标准和要求, 唯有不断努力,才能通过每一次的考验。
检定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的考场、专业的实验室或权威的认证机构。视觉上,它可能与整洁、有序的环境相关;听觉上,可能与安静、专注的氛围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检定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通过评估来确定符合标准——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certification”或“assessment”。
检定作为一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对专业性和标准化的追求,也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检定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意图。
1.
【检】
(形声。从木,佥(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今字作签。-检,书署也。 、 《后汉书·公孙瓒传》-辄皂囊施检。
【组词】
检封、 检素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