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4:21
检察官是指在司法系统中代表国家或公共利益,负责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起诉和监督法律执行的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查案件、提起公诉、参与法庭审理以及监督刑事执行等。
检察官一词源自拉丁语“procurator”,意为“管理者”或“代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法律体系中发展出了特定的含义和职责。
在许多文化中,检察官被视为法律和秩序的守护者,他们的形象常常与正义和道德联系在一起。在一些社会中,检察官的角色可能受到高度尊重,而在其他社会中,他们可能面临公众的质疑和批评。
检察官这个词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法律程序和道德责任的联想。对于一些人来说,检察官是正义的象征,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代表着法律的严苛和官僚主义。
在个人生活中,检察官的角色可能通过新闻报道、法律剧集或个人经历而被了解。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观看法律剧集来了解检察官的工作,或者通过亲身经历与检察官的互动来形成对这一职业的理解。
在诗歌中,检察官的形象可以被用来象征正义的力量:
在法庭的庄严殿堂, 检察官如剑般锋芒, 捍卫着法律的尊严, 追寻着正义的光芒。
检察官的形象可能与法庭、法律文件、法官袍等视觉元素联系在一起。听觉上,检察官的声音可能与法庭的辩论、法律术语和判决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检察官的角色和职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国家,检察官可能拥有更广泛的权力,而在其他国家,他们的职责可能更为有限。
通过对“检察官”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法律职业的一个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和法律执行的期望和态度。
1.
【检】
(形声。从木,佥(qiān)声。本义:书匣上的标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今字作签。-检,书署也。 、 《后汉书·公孙瓒传》-辄皂囊施检。
【组词】
检封、 检素
2.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3.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