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7:46
出头露面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露出头部和面部”,基本含义是指在公众场合出现,显露自己的身份或形象。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或者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
在不同的语境下,“出头露面”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出头露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出头”和“露面”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出头”意味着超出一般水平,而“露面”则是指露出面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出头露面”通常与积极的社会参与和表现自己有关。在某些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尤其是在强调谦虚和内敛的文化环境中。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中性的,它既可以表示积极的社会参与,也可能暗示过度自我表现。在联想方面,我可能会想到那些在公共场合活跃的人物,如政治家、公众人物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喜欢出头露面的人,他们总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乐于表现自己。这种行为有时会受到赞赏,有时也会引起一些争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人群中,他出头露面,如同一颗璀璨的星,照亮了夜空。”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舞台上或会议室中站在众人面前,面带微笑,自信地发言。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掌声和赞扬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p into the limelight”或“make a public appearance”,它们都强调在公众场合的出现和表现。
“出头露面”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在公众场合的出现,还反映了社会参与和自我表现的态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众僧们听说认亲,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一个个出头露面,咳嗽打响,巴不得要认出去。
甥女虽然年幼,也觉不好~。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露】
4.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