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59:06
气喘如牛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呼吸急促,如同牛在喘气。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剧烈**、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呼吸困难,喘息不止的状态。
气喘如牛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观,直接来源于对牛喘气状态的观察。在古代农业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力,人们在观察牛劳作时注意到其喘气的状态,进而将这种状态比喻到人身上。
在**文化中,牛象征着勤劳和力量,因此用牛的喘气来形容人的疲惫状态,既形象又富有文化内涵。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疲惫和紧张。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剧烈**后的汗水和急促的呼吸声。
在高中体育课上,我曾经参加过一次长跑比赛,跑到终点时,我气喘如牛,几乎无法站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跑归来,气喘如牛, 汗水滴落,心却自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anting like a dog",用来形容人或动物因为剧烈**或热而急促呼吸。
气喘如牛 这个成语形象生动,能够准确地描述人在剧烈*或紧张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
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那总办~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喘】
(形声。从口,耑(duān)声。本义:喘息,急速地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喘,疾息也。 、 《素问·五常正大论》-其发咳喘。 、 《汉书·丙吉传》-牛喘吐舌。 、 《庄子·大宗师》-喘喘然将死。
【组词】
心跳气喘;累得直喘;喘喝、 喘乏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