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3: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3:17:31
词汇“搤臂啮指”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成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搤臂啮指”字面意思是指抓住手臂,咬自己的手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极度焦虑或痛苦时的自虐行为,通常用来比喻人在极度困境或痛苦中无法自拔的状态。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古代文献中描述人物行为的一种夸张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固定在描述极度痛苦或焦虑的情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极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强调了情绪失控时的自我伤害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理解,联想到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无助和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情绪或行为时,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搤臂啮指,心痛如绞,泪如雨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极度痛苦中抓住自己的手臂,咬着自己的手指,表情痛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lling one's hair out”(扯头发),用来形容极度的焦虑或痛苦。
“搤臂啮指”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形象来描述人在极端情绪下的行为,对于理解人类情感和行为有一定的帮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磐同郡蔡顺……尝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噬其指。顺即心动,弃薪弛归。
人以是知~,古孝子非虚语也。
1. 【搤】
2.
【臂】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胳臂。
【引证】
《说文》-臂,手上也。 、 《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 《仪礼·少牢礼》。注:“肱骨。”-肩臂。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奋袖出臂。
【组词】
臂缚、 臂纱
3.
【啮】
(会意。从口,从齿。表示咬。本字从齿,(qì)声。本义:用嘴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啮。鸟曰啄,兽曰囓。-囓,噬也。 、 《汉书·李广苏建传》-武卧啮雪。 、 《后汉书·费长房传》-众蛇竞来,啮索且断。 、 《新唐书·李勚传》-勚感涕,因啮指流血。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啮人,无御之者。
【组词】
啮指、 啮咬、 啮啃、 啮齿、 啮噬、 啮心、 啮雪吞毡、 啮臂
4.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