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6:31
“三成”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百分之三十”或“十分之三”的意思。它用来表示某个数量或比例的百分之三十。
在不同的语境中,“三成”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三成”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成”字最初的意思是“完成”或“成熟”,后来引申为“十分之一”的意思。因此,“三成”即表示“十分之三”。
在**文化中,数字“三”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三思而后行”等。因此,“三成”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对于我来说,“三成”这个词汇可能会让我联想到比例和精确性,它给人一种明确和具体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讨论预算分配时使用过“三成”这个词汇,用来明确指出某个项目的预算占总预算的百分之三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三成温柔,七成寂静,编织夜的诗篇。”
想象一幅画面,三成的区域被阳光照亮,七成的区域沉浸在阴影中,这种对比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英语中,“三成”可以对应为“thirty percent”或“three tenths”,在不同的语言中,这个概念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是相同的。
“三成”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它帮助我们精确地表达比例和数量。在学*语言和进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