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9:12
“不翼而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西突然不见了,就像没有翅膀却飞走了一样。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突然消失,不知去向,通常带有神秘或不可思议的色彩。
“不翼而飞”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翼,飞也。”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物品突然消失的成语。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物品的神秘失踪。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些神秘或不可思议的,增加了故事的悬疑色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物品的突然失踪,有时也带有幽默或夸张的成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可思议的感觉,让人联想到一些悬疑或神秘的故事情节。在使用时,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的手机突然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只能用“不翼而飞”来形容这种情况,感觉非常贴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不翼而飞,留下一片寂静的夜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原本放着的东西突然不见了,给人一种神秘和不可思议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悬疑或神秘的音乐,增加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vanish into thin air”,意思也是物品突然消失,不知去向。这个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常用来形容一些神秘或不可思议的**。
“不翼而飞”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还丰富了我的词汇量,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积极的影响。
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战国时期,秦昭王派大将军王稽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17个月没有攻下,士兵庄向王稽进言:“请嘉奖士兵,鼓舞士气,肯定会一举攻陷的。因为好消息会传播很快的。”王稽不听,结果攻城不下被秦王所杀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翼】
(形声。从羽,異(yì)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翼,翅也。 、 《战国策·楚策》-六足四翼。 、 《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 《尔雅》-南方有比翼鸟焉。 、 宋玉《高唐赋》-振鳞奋翼。
【组词】
翼虎、 翼张、 翼膀、 翼翮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