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5:23
“一…而…”是一个汉语中的成语结构,通常用来表示某种动作或状态的迅速、突然或一次性完成。字面意思是指某个动作或状态在一瞬间发生或完成。
在文学作品中,“一…而…”常用于强调动作的迅速或突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口语中,这个结构也常被用来描述一些快速发生的**或变化。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结构可能用来描述瞬间的能量转换或状态变化。
同义词中,“瞬间”和“立即”都强调了动作的迅速性,但“瞬间”更多用于描述时间极短,而“立即”则侧重于没有延迟。反义词中,“逐渐”和“缓慢”都表示动作或变化是逐步进行的,与“一…而…”的突然性形成对比。
“一…而…”这个结构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论语》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语义和用法有所扩展和变化。
在文化中,“一…而…”常被用来描述一些戏剧性或关键时刻的迅速变化,如战争中的突然反击,或个人生活中的重大转折。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人对于变化和转折的敏感性和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期待,因为它常常与一些关键时刻或转折点相关联。在表达时,使用“一…而…”可以增强语句的动态感和紧迫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一…而…”来描述一次突然的交通堵塞,形容车辆突然间全部停下,造成了短暂的混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一吹而绿,万物复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界中花朵一瞬间绽放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声突然的雷鸣,或是乐器演奏中的一个突如其来的高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in an instant”或“all of a sudden”,它们都用来描述瞬间发生的事情,但在语法结构和使用*惯上有所不同。
“一…而…”这个词汇结构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动态感,还能够有效地传达出*的突然性和迅速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个结构对于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