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8:19
词汇“卒丧”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
“卒丧”字面意思是指“死亡”或“去世”,其中“卒”有“终了”、“结束”的意思,而“丧”则直接关联到“丧失”、“死亡”的概念。
由于“卒丧”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见到,用以表达某人的死亡。
“卒丧”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去世”、“逝世”等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表达往往比较含蓄和尊重,因此“卒丧”这样的词汇可能在一些正式或古老的文献中出现,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提到“卒丧”,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悲伤、哀悼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终结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去世”或“逝世”来表达某人的死亡,而不是“卒丧”。
在创作中,可以将“卒丧”用于描绘一个古老家族的历史记录,增添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氛围。
由于“卒丧”关联到死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葬礼的场景,黑白的色调,以及哀乐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死亡的词汇各不相同,但都有相应的词汇来表达这一概念。
“卒丧”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使用场合较为有限,主要出现在较为正式或古老的文本中。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通俗和情感上更为温和的词汇来表达死亡。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2.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