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12:13
变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生物的形状、结构或性质发生改变。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指物理形态的变化,也可以指抽象概念的转变。
“变形”一词源自拉丁语“deformare”,意为“使形状改变”。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transform”,在法语中是“transformer”。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许多文化中,“变形”常常与神话、传说和魔法联系在一起,如希腊神话中的变形神普罗透斯。在现代社会,变形金刚等流行文化产品也广泛利用了这一概念。
“变形”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奇幻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无限的可能性和变化。它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变形的例子,比如变形金刚玩具、可折叠的家具等。这些产品的设计灵感往往来源于对“变形”概念的创造性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变形,/ 从天际的画布上,/ 绘出梦的轮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蝴蝶从毛毛虫变形的美丽过程;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电影中机器人变形的震撼音效。
在不同语言中,“变形”的对应词汇如英语的“transform”、法语的“transformer”等,虽然具体用法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关于变化和转变。
“变形”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通过对“变形”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变化和创新的本质,以及如何在语言表达中灵活运用这一概念。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