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00:18
词汇“告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告债”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告知债务”或“宣布债务”。它可能涉及到向某人或某个机构报告或声明自己所欠的债务。
由于“告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金融或法律领域,它可能被用来描述债务人向债权人或法院报告债务情况的行为。
由于“告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告”和“债”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告知债务的意思。
在债务文化和法律体系中,告债可能涉及到诚信和责任的问题。在某些文化中,及时告债被视为负责任的行为,有助于维护个人或企业的信誉。
“告债”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债务和财务困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经济压力和责任。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某人面临财务困难,可能需要向债权人或家人告债,寻求帮助或解决方案。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告债”作为一个情节转折点,描述主人公在财务危机中的选择和挑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银行或法院前,手中拿着文件,表情严肃,这可能与“告债”的场景相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告债”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declare debt”或“report debt”。
“告债”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较为特定,主要与债务报告和声明相关。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谨慎,确保语境和含义的准确性。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债】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债,债负也。 、 《汉书·论贵粟疏》-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债壳子、 债赖、 债累、 债桩、 内债、 外债、 公债、 举债、 背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