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8:01
告借: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请求借用某物。在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向他人借用物品或金钱时的礼貌请求。
告借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告”和“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告”有告知、请求的意思,“借”则是借用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告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信任。在社会交往中,告借行为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礼仪和道德期待。
告借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礼貌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在困难时刻,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紧急情况需要一笔钱,我向一位老朋友告借,他毫不犹豫地帮助了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告借背后的信任和友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告借:
月光如水,我向夜空告借一缕清辉,
照亮我前行的路,温暖我孤独的心。
告借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封信,脸上带着恳求的表情。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告借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orrow”,但“borrow”在语气和正式程度上不如“告借”那么礼貌和正式。
告借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礼貌、信任和互助的文化内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告借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文化,并在社交场合中展现出恰当的礼仪和尊重。
1.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2.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也。 、 《广韵》-借,假借也。 、 《晋书·阮裕传》-借无不给。 、 宋·王安石《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允修借书。 、 、 、
【组词】
求借、 挪借、 借当、 借当头、 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