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8:55
“不经之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或验证的言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严肃、不认真、不值得信赖的言论或说法,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不经之谈”常用来形容那些轻率、不负责任的言论,或者是对某些重要话题的肤浅讨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言论不经过大脑,随意发表。在专业领域,它可能用来指代那些缺乏依据或未经证实的理论或观点。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不同,例如“胡言乱语”更强调言语的混乱无序,而“不经之谈”则强调言论的轻率和不负责任。
“不经之谈”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用来批评那些不严肃、不认真的言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重视言辞的严谨性和责任感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不经之谈”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避免轻率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批评。它提醒我在发表言论时要慎重思考,避免轻率和不负责。在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批评那些不严肃的言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在公共场合发表一些不经之谈,这些言论往往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因此,我学会了在发表重要言论前要三思而后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
不经之谈如风中尘埃,
飘散无踪,不留痕迹。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张纸上随意涂鸦的线条,杂乱无章,没有主题。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嘈杂的背景噪音,没有清晰的旋律或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dle talk”或“groundless speculation”,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不严肃和不负责的言论的含义。
“不经之谈”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不严肃言论的批评,并提醒我在自己的言论中要保持严谨和负责。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这和尚疯疯癫癫说了些~,也没人理他。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谈】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谭。-谈,语也。 、 《诗·小雅·节南山》-不敢戏谈。 、 《庄子·天运》-三日不谈。 、 《汉书·公孙宏传》-宏为人谈笑多闻。 、 《战国策·齐策》-坐谈问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不假仆一二谈也。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谈笑而死。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女子毋多谈。
【组词】
谈笑自若;谈聚、 谈会、 洽谈、 座谈、 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