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4:14
径庭(jìng tí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径”指小路,“庭”指庭院。基本含义是指两者之间相距甚远,比喻差异极大,不相符合。
径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极大,如在诗歌、小说中描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或观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强调两个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在专业领域,如哲学、社会学等,也可能用这个词来讨论理论或观点的差异。
同义词:天壤之别、迥然不同、截然不同 反义词:如出一辙、一模一样、毫无二致
径庭出自《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里的“径庭”原指道路和庭院,后引申为差异极大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径庭常用来形容思想或观念的差异,反映了人对于事物差异性的认识和表达。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社会现象或个体行为的巨大差异。
径庭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让人联想到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或观点。它带来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惊讶、困惑或好奇,因为它强调了差异的极端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径庭来形容两个朋友对于同一**的看法截然不同,这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们各自的立场和观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径庭:
星辰与尘埃,径庭之间,
一者璀璨,一者黯淡。
思想与现实,径庭之处,
一者自由,一者束缚。
径庭可以联想到一幅画,画中一边是繁华的城市,另一边是宁静的乡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在音乐中,可以是一首曲子中突然的调性转变,象征着巨大的差异。
在英语中,径庭可以对应“polar opposite”或“complete contrast”,这些词汇也强调了极端的差异。
径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之间的巨大差异,还激发了人们对差异性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径庭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况和观点。
1.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
2.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