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22
词汇“径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径”通常指路径或直接的方式,“急”则表示快速或紧迫。因此,“径急”可以理解为迅速直接的方式或路径。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我们可能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分析它的潜在意义和用法。
“径急”可以解释为一种直接且迅速的行为方式或路径。它强调了行动的直接性和速度。
由于“径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人物的行动方式,如“他径急地走向目的地,没有丝毫犹豫。”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径急”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径”和“急”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种直接且迅速的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径急”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行动迅速、不拖泥带水的人或行为。它可能与效率和紧迫性相关联。
“径急”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紧迫和效率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迅速行动的场景,如紧急情况或重要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径急”这个词汇,但如果遇到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我可能会用它来形容自己的行动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径急的风,穿过无人的街道,带走了昨日的尘埃。”
“径急”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移动的画面,如奔跑的人或疾驰的车辆。听觉上,它可能与急促的脚步声或快速的呼吸声相关联。
由于“径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wift and direct”。
“径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形容直接且迅速行动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特定的情况或行为。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或文学创作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表达工具。
1.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
2.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