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28:43
岩石: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主要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它们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工的。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根据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一词源自拉丁语“petra”,意为石头。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rock”,在古英语中为“rocc”。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在不同语言中保留了其基本含义,但用法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许多文化中,岩石被视为稳定和力量的象征。例如,在古埃及文化中,岩石用于建造金字塔和其他纪念性建筑,象征着永恒和不朽。
岩石给人以坚固、稳定和自然的联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感,也可能让人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些古老的岩石建筑,如巨石阵,这些经历让我对岩石的坚固性和历史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岩石,沉默的守望者, 在风中,在雨中, 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岩石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崎岖的山脉、古老的洞穴壁画或现代的岩石花园。听觉上,岩石可能让人联想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或风吹过峡谷的回声。
在不同文化中,岩石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各异。例如,在日语中,“いわ”(iwa)意为岩石,常用于形容坚固或不可动摇的事物。
岩石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地质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通过对岩石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和人类生活中的多重价值。
1.
【岩】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嵌岩窦穴。 、 宋·沈括《梦溪笔谈》-高岩峭壁。 、
【组词】
岩电、 岩阿、 岩徼、 岩下、 岩饰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