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0:57
千随百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论什么事情都顺从,形容非常顺从或迎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极其顺从,没有任何反抗或异议。
在文学作品中,千随百顺 常用来描绘一个角色对另一个角色的绝对服从,有时带有贬义,暗示这种顺从可能是不健康的依赖或缺乏独立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权威或伴侣的过度顺从。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顺从行为的心理机制或社会影响。
同义词:百依百顺、唯命是从、言听计从 反义词:桀骜不驯、刚愎自用、独立自主
千随百顺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顺从和服从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描述个人关系中的顺从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顺从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家庭和婚姻关系中。千随百顺**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但也可能被批评为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过度顺从行为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担忧、同情或批评。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依赖性关系或不平等的权力动态。
在个人生活中,千随百顺 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对伴侣或上级的过度顺从,这种行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不健康或不利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 千随百顺 融入描述一种极端的情感状态,如:
她的心,千随百顺,
在爱的海洋中沉沦,
无言的顺从,无声的泪,
在月光下,独自品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角色在强烈的情感压力下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如低头、屈膝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柔和、悲伤的旋律来表达这种顺从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lways obedient" 或 "completely submissive",但这些表达可能不如 千随百顺 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千随百顺 这个成语在描述顺从行为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反映了文化价值观,也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关系状态。
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随】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隨,从也。 、 《易·杂卦》-隨无故也。 、 《书·禹贡》-隨山刊木循也。 、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隨。 、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凡庭实隨入。 、 《仪礼·乡射礼记》-距隨长武。 、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 、 《韩非子·杨权》-主失其神,虎随其后。 、 《韩非子·说林上》-子行而我随之。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随任、 随直、 随班、 随扈、 随身灯、 随坐、 随宦、 随随步口、 随起举哀
3.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引证】
《说文》-百,十十也。 、 《淮南子·时则》-律中百钟。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百辆之迎、 百日、 百户
4.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