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4:10
词汇“役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役物”的字面意思是指被役使的物品或工具。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被人类用来完成某种任务或工作的物品,如农具、兵器等。
由于“役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关于农耕、战争等方面的描述中使用到这个词。
“役物”由“役”和“物”两个字组成。“役”在古代汉语中指服役、劳作,“物”指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社会,役物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更多地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由于“役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地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生产方式和工具。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少会使用“役物”这个词。它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学习或特定文化研究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役物”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历史故事,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由于“役物”与古代工具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农耕场景的图片或视频,以及相关的传统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役物”的词汇,但会有描述工具或被使用物品的词汇。
“役物”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