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0:54
词汇“役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役”通常指服役、役使,而“梦”则指梦境、梦想。将两者结合,“役梦”可能指的是被梦境所役使,或者是在梦中经历某种形式的服役。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推测。
“役梦”可能指的是在梦中经历某种形式的劳动或服役,或者是梦境对人的影响和控制。
由于“役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种梦境中的体验,或者是对梦境的深刻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
由于“役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役”和“梦”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文学或艺术作品中。
在某些文化中,梦境被认为是超自然力量的体现,或者是灵魂的体验。因此,“役梦”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梦境体验。
“役梦”可能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因为它涉及到在梦中被役使的意象。这种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梦境中的束缚和无法逃脱的感觉。
由于“役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文学创作或个人日记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梦境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役梦”来描绘一种梦境中的体验:
在夜的深渊,我被役梦,
无尽的劳动,灵魂的枷锁。
晨曦未至,我已疲惫,
梦中的世界,真实又虚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梦中被无尽的劳动所役使的场景,或者是梦境中的迷宫和束缚。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呼吸声和梦境中的回声。
由于“役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役梦”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谨慎,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