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4:11
词汇“[女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经过查询,发现“女堞”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主要指的是古代城墙上供妇女守卫的矮墙或女墙。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女堞之上,风烟俱净,
千年守望,一抹柔情。
城墙之下,岁月悠悠,
历史长河,波澜不惊。
通过对“女堞”这一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语言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和丰富性。
1.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2.
【堞】
(形声。从土。葉(yè)声。本义: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城用土,加以砖墙,为之射墙也,亦谓之陴,或谓之陴倪。-堞,城上女垣也。 、 《左传·襄公六年》-傅于堞。
【组词】
雉堞;城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