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1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16:36
慎密(shèn mì)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谨慎而周密,形容人在思考、行动或处理事务时非常小心、细致,不疏忽大意。这个词汇强调的是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谨慎态度和周到考虑。
在文学作品中,慎密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他的计划慎密无懈可击”。在口语中,慎密可能被用来评价某人的工作态度,例如“他的工作态度非常慎密”。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工程等,慎密更是对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如“工程师必须对设计方案慎密考虑”。
同义词中,“细致”强调细节的处理,“周到”强调考虑全面,“谨慎”强调小心避免错误,“小心”强调注意避免危险,“严密”强调逻辑或结构的紧密无漏洞。反义词则与慎密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不注意细节或考虑不周。
慎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慎”字意为谨慎,“密”字意为周密。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等,已有使用“慎”字的记录,而“密”字则更早见于甲骨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慎密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慎密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慎独”(在独处时也要谨慎)和“慎终追远”(慎重对待事情的结束和追溯其根源)。在现代社会,慎密也是专业素养的体现,尤其在需要高度责任感和精确度的行业中。
慎密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生活中细心体贴的人。使用慎密这个词时,往往会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慎密的态度帮助我在学术研究和工作中避免了许多错误。例如,在撰写论文时,慎密的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确保了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在诗歌中,慎密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细致之美,如“春风慎密,轻抚每一叶绿”。在故事中,慎密可以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他是一个慎密的人,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
慎密可以联想到细致的工艺品,如精雕细琢的玉器,或是细腻的乐曲,如巴赫的赋格曲,它们都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细致的处理。
在英语中,慎密可以对应到“meticulous”或“careful”,它们都强调了小心和细致。在不同的文化中,慎密的概念都是受到重视的,尽管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慎密这个词在我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密】
(形声。从山,宓(mì)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引证】
《说文》-密,山如堂者。 、 《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