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0:28
词汇“慎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慎”和“敬”。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慎敬”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慎敬”意味着在行为和态度上既要谨慎小心,又要表现出尊敬。
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慎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强调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中应持谨慎和尊敬的态度。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尤为突出,影响了人的行为*惯和价值观念。
“慎敬”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印象,它让人联想到传统、礼仪和秩序。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可能被视为保守或过时,但在某些场合和情境中,它仍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商务谈判中体会到“慎敬”的重要性。当时,我谨慎地准备了所有资料,并对对方表现出充分的尊敬,最终赢得了合作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慎敬”:
慎敬之心,如履*冰,
尊敬之情,如沐春风。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spectful and cautious”,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传达的谨慎和尊敬的含义是相似的。
通过对“慎敬”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谨慎和尊敬的态度都是重要的。在个人行为和社交互动中,保持慎敬的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信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慎敬”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的效果。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敬】
(会意。从攴(pū),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jí),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敬,肃也。 、 《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毋不敬何允。 、 《礼记·少仪》-宾客主恭,祭祀主敬。 、 《仪礼·聘礼》-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敬德之聚也。 、 《战国策·赵策》-敬诺。 、 《史记·陈涉世家》-敬受命。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敬进如姬。 、 唐·李朝威《柳毅传》-敬闻命关。
【组词】
敬让、 敬诚缉熙、 敬身、 敬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