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8:07
词汇“[柄令]”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语境。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柄”和“令”来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柄令”可能指的是某种带有把手或控制装置的命令或法令的象征物。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创造性地使用,用以象征权力或控制的工具。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柄”和“令”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历史悠久。然而,“柄令”作为一个组合词,其词源和演变并不明确,可能是一个现代创造的词汇。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柄令”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物品,代表权威或控制。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如果使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权力象征。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如果有人在生活中遇到这个词,可能是通过特定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创作。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柄令”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代表权力、控制或秘密。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如果使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权杖或令牌。
由于“柄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柄令”作为一个词汇,其使用非常有限,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性使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1.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柄,柯也。(柯:斧柄。) 、 《仪礼·少牢礼》-覆之南柄。 、 《仪礼·大射礼》-有柄。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
【组词】
柄子、 刀柄;勺柄;曲柄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