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17: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7:28:26
词汇“凶声”的深入学*和分析:
“凶声”字面意思指的是凶猛、可怕的声音,通常用来形容声音中带有威胁、危险或不祥的意味。
“凶声”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凶”字意为不祥、危险,“声”字意为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负面含义。
在**文化中,“凶声”常与不祥的预兆或危险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如在民间故事或神话中,凶声往往预示着灾难或邪恶的降临。
听到“凶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恐惧、紧张和不安。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潜在危险的警觉和恐惧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听到不寻常的或令人不安的声音,人们可能会用“凶声”来形容,以此表达自己的担忧或恐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凶声四起,星辰颤抖,月影婆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黑暗的森林中,野兽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烁,伴随着低沉的凶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刺耳的声音,如同野兽的咆哮。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nacing sound”或“threatening noise”,它们传达的含义与“凶声”相似,都带有威胁和不祥的意味。
“凶声”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声音的性质,还传达了听者的情感反应。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