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3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34:19
“发扬踔厉”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发扬”和“踔厉”两个词组成。其中,“发扬”意指推广、光大,“踔厉”则表示奋发、勇往直前。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积极推广并勇往直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充满活力,积极进取。
在文学作品中,“发扬踔厉”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精神面貌或行为态度,如在历史小说中形容英雄人物的英勇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在专业领域,如企业管理或教育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团队或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发扬踔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发扬”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发扬光大”,而“踔厉”则源自《汉书·王莽传》:“踔厉风发”。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用以形容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文化中,“发扬踔厉”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精神,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不断努力,追求卓越。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勇敢、坚定和不断前进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和决心,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用“发扬踔厉”来激励我们,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也让我意识到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不断努力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发扬踔厉,逐梦前行,每一步都坚定,每一梦都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阳光下奋勇前行的画面,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进行曲,视频中可以展示人们在不同领域中积极进取的场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ge ahead with vigor”或“push forward with determin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是相似的。
“发扬踔厉”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不断前进的动力。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深远意义。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倘或换一个~的的局面,人心一变,鼓舞向上,那时候大申天讨,倒要让大家看看,到底谁行谁不行.
1.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2.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3.
【踔】
践踏。
跳,跳跃。
【引证】
《后汉书·马融传》。注:“跳也。”-踔攳枝。 、 干宝《搜神记》-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 、 《徐霞客游记》-若鸟之摩空,猿之踔虚,似非手足之灵所能及也。
【组词】
踔虚、 踔跃、 踔掉
4.
【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引证】
、 《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涉渭为乱,取厉取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