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43
动身:指开始出发,启程前往某地。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开始移动,通常用于描述离开当前位置去往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动身”一词源于汉语,由“动”和“身”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动”指移动,“身”指身体,合起来即指身体开始移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出发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动身”常与旅行、迁徙等行为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远行的重视和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动身”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前的感觉,它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冒险。它让我联想到清晨的阳光、整理好的行李和即将展开的旅程。
在我上一次的旅行中,我提前一天整理好行李,第二天一早便动身前往机场,那种即将探索新地方的兴奋感至今难忘。
诗歌: 晨光初照,我动身, 行囊轻装,心向远方。 路途漫漫,梦在前方, 一步一景,皆是希望。
视觉:想象一个人背着背包,迎着朝阳,踏上旅程的画面。 听觉:可以联想到火车或飞机启动的声音,象征着旅程的开始。
在英语中,“动身”可以对应为“set off”或“depart”,用法相似,但“set off”更口语化,而“depart”更正式。
“动身”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冒险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