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31
犹言龙争虎斗。
说霸争王各不让,龙拏虎跳旦复昏。
我以为这并不比~的战斗场面少些激动人心的力量。
1.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2.
【拏】
持拿;执取
【引证】
《说文》-拏,持也。从手,奴声。 、 《苍颉篇》-拏,捽也。 、 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 孟汉卿《魔合罗》-有合佥押的文书,拏来我佥押。
【组词】
拏事、 拏空、 拏手、 拏云、 拏把
搏斗。
【引证】
张衡《西京赋》。注:“相搏持也。”-熊虎升而拏攫。
【组词】
拏战、 拏攫、 拏斗
3. 【虎】 [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4.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