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25:34
水阁:字面意思是指建在水面上的阁楼或亭子。它通常指的是一种建筑风格,即建筑物的一部分或全部建在水面上,如湖泊、河流或池塘之上。这种建筑设计不仅美观,而且能够提供一个宁静的观赏水景的场所。
在文学中,“水阁”常用来描绘一个幽静、雅致的场景,如古代诗词中常提到的“水阁听雨”、“水阁观月”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水阁”来形容一个环境优美、适合休闲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园林设计中,“水阁”则可能指具体的建筑设计元素或风格。
同义词:水亭、水榭、水楼
反义词:旱地、陆地
“水阁”一词源自**古代建筑文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园林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阁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概念——建在水面上的建筑——始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水阁常与文人墨客的雅集、诗词创作等活动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雅和超脱。在社会背景中,水阁也常被视为一种奢侈的休闲设施,多见于富裕人家的园林或度假胜地。
水阁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和诗词中的美景。它也常被用来象征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水阁可能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场所,适合阅读、写作或与朋友聚会。例如,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坐在水阁中,听着水声,品着茶,是一种极佳的放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水阁临波,月影婆娑,
一曲琴音,悠扬入夜。
水阁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宁静的湖面、倒映的月光、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听觉联想可能包括水波拍打的声音、夜晚的虫鸣,以及远处传来的琴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概念可能被称为“水上屋”或“湖边亭”,但其具体设计和文化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东南亚,水上屋可能更多地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建筑传统相关。
水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种建筑风格,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水阁”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绘和传达与水景、宁静和优雅相关的场景和情感。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阁】
(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
门限。
【引证】
《说文》-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杆辂之,止其自阖也。 、 《左传》。-高其闬阁。 、 《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所以止扉谓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