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48:42
词汇“感羡”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感”和“羡”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感羡”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感羡”字面意思是指感受到羡慕的情感。其中,“感”表示感受或感觉,“羡”表示羡慕或向往。结合起来,“感羡”描述的是一种对他人拥有或成就的羡慕和向往的情感。
“感羡”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情感表达的精细化,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感羡”常常与“知足”相对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社会背景中,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对成功的感羡也日益增强。
“感羡”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复杂的,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可能伴随着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这种情感可以激励人们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也可能导致嫉妒和不满。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看到朋友取得成就时感到过感羡,这种情感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希望有一天也能达到他们的水平。
在诗歌中,“感羡”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我感羡那蝴蝶翩翩。
自由飞翔,无拘无束,
愿我心亦如蝶般轻盈。
看到“感羡”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的繁华城市,眼中充满了向往和羡慕。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英语中,“感羡”可以对应为“envy”或“admiration”。虽然“envy”带有更多的负面情绪,而“admiration”则更偏向于正面的敬佩。
通过对“感羡”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恰当使用“感羡”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羡】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羡,贪欲也。 、 《广韵》-羡,贪慕也。 、 《字林》-慕欲曰羡。 、 《诗·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组词】
歆羡、 艳羡、 称羡、 欣羡、 叹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