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8:41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接收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的过程。它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涉及感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多个心理过程。
感知如风,轻抚心弦,
细微之处,情感涌现。
世界在眼中,色彩斑斓,
感知之光,照亮心田。
1.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