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8:34
词汇“从母昆弟”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与自己同辈的男性亲属,具体来说,是指与自己母亲同辈的兄弟的儿子,即母亲的侄子。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不常用,通常被“表兄弟”或“堂兄弟”所替代。
由于“从母昆弟”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几乎不再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人类学或家谱学中,可能会在讨论古代家族关系时提及。
“从母昆弟”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从母”指的是母亲的姐妹,“昆弟”则是指兄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更简单的“表兄弟”所替代,反映了语言的简化和现代化趋势。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关系和亲属称谓非常复杂且重要。“从母昆弟”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简化,这类复杂的称谓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对于现代人来说,“从母昆弟”可能会引起一种古朴、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家族的紧密联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此个人经历中很少有机会直接应用。然而,在研究家族历史或参与家谱编纂时,可能会遇到并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从母昆弟”来增强作品的历史氛围和真实感。
由于这个词汇与古代家族关系紧密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家族聚会的场景,或是家谱图中的复杂线条。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复杂亲属称谓也存在,如印度的“表亲”系统,但具体称谓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从母昆弟”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需要频繁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
3.
【昆】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昆,同也。 、 《太玄·玄摛》-理生昆群。 、 《太玄·玄错》-格也乖而昆也同。 、 《太玄中》-昆仑旁薄幽。 、 扬雄《羽猎赋》-噍(jiū)噍昆鸣。
【组词】
昆群
4.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