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8:17
词汇“燕春台”是一个较为古典和文雅的词汇,它通常不用于日常口语中,而是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出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燕春台”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燕春台”字面意思是指燕子在春天时筑巢的台子。其中,“燕”指的是燕子,一种候鸟,常在春天回归北方筑巢;“春”代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高处或建筑物的一部分,燕子常在高处筑巢。
在文学作品中,“燕春台”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或是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但在一些古典诗词或文章中,它可能会被用来营造一种古典美和诗意。
“燕春台”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古典,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一些传统文化和文学创作中,它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象征着吉祥和家庭的和谐,春天则代表着新生和希望。因此,“燕春台”在文化上承载着积极和美好的寓意。
提到“燕春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的春天、燕子的欢快飞翔,以及一种宁静和美好的生活氛围。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写作或创作时,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古典和诗意的氛围。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燕春台上燕双飞,春风十里不如你。”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春台”这个词汇,但类似的意象,如春天的鸟类筑巢,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燕春台”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在文学和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一份古典美。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3.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