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53:25
词汇“劫运”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劫”和“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劫运”进行深入分析。
“劫运”字面意思是指命运中的灾难或不幸,通常指不可抗拒的、***的灾难或厄运。它强调的是一种宿命论的观点,即某些灾难是命中注定,无法逃避的。
“劫”字在古代汉语中指一段时间,后来引申为灾难、劫难。“运”字原指**、变化,后来也指命运。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劫运”这个词汇,专门用来描述命运中的灾难。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命运和宿命,因此“劫运”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不可控灾难的无奈接受。在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
“劫运”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悲观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无法逃避的苦难和挑战。在使用这个词汇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宿命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连续遭遇不幸**,可能会用“劫运”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一种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劫运”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强度,例如:
岁月如梭,劫运难逃,
风雨兼程,心路迢迢。
视觉上,“劫运”可能让人联想到乌云密布的天空、破败的景象或悲伤的表情。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fate”或“doom”可以传达类似的宿命感。
“劫运”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命运中的灾难,也反映了人们对命运的认知和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1.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
2.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