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20
威斯敏斯特法(Westminster Statute)通常指的是一系列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宫通过的法律,其中最著名的是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Statute of Westminster),它确立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等英联邦国家的独立地位,标志着这些国家从英国的殖民地转变为自治领。
在法律和政治语境中,“威斯敏斯特法”通常指的是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它是一个重要的宪法文件,对英联邦国家的自治和独立具有深远影响。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在历史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
同义词:自治法案、独立法案 反义词:殖民法案、附属法案
“威斯敏斯特法”一词源自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这里是英国议会的所在地。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是这一系列法律中最具标志性的,它标志着英联邦国家从殖民地向自治领的转变。
《威斯敏斯特法案》的通过反映了20世纪初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殖民地独立**的兴起。它对英联邦国家的政治独立和文化自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英联邦国家的公民来说,《威斯敏斯特法案》可能唤起一种自豪感和独立感,因为它标志着国家从殖民地向自治领的转变。对于历史学家和政治学者,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权力转移和国际关系复杂性的深入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涉及到国际关系或历史研究,可能会在讨论英联邦国家的独立历程时提到《威斯敏斯特法案》。
在诗歌中,可以将《威斯敏斯特法案》作为一个象征,代表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在威斯敏斯特的庄严厅堂,
法案的字句,如晨曦的光芒,
照亮了自治的航道,
引领着国家,向着自由的远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威斯敏斯特宫的宏伟建筑,以及议会辩论的场景。音乐上,可以选择庄严的交响乐,象征法律的权威和历史的厚重。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法律文件,标志着国家独立和自治的里程碑。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各自国家独立和自治的重要法律文件。
《威斯敏斯特法案》作为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不仅在法律和政治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法律不仅是治理的工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独立的重要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化对国际关系和历史变迁的认识。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斯,析也。 、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 《书·酒诰》。郑注:“析也。”-有斯明享。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斯)舆之卒。
3.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4.
【斯】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斯,析也。 、 《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 《书·酒诰》。郑注:“析也。”-有斯明享。 、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斯)舆之卒。
5.
【特】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特,朴特,牛父也。 、 《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 、 《玉篇》-特,牡牛也。
【组词】
特处士、 特牛
6.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