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4:37
“丙夜”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夜晚的第三个时辰,即子时(23:00-01:00)之后的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凌晨1点到3点。在古代**,夜晚被分为五个时辰,丙夜是其中的第三个时辰。
在文学作品中,“丙夜”常用来营造一种深夜寂静、神秘或忧郁的氛围。例如,在古典诗词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夜深人静时的思绪或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它仍然被保留和使用。
同义词:子夜、深夜、凌晨 反义词:清晨、黎明、早晨
“丙夜”源自古代**的时辰划分系统,每个时辰由两个小时组成,分别以天干地支命名。丙夜即“丙”时,是夜晚的第三个时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时辰划分逐渐被现代的时间系统所取代,但“丙夜”这个词汇在一些文学和历史文献中仍然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宁静、神秘、反思等。丙夜作为夜晚的一部分,也承载了这些文化内涵。在某些或哲学体系中,丙夜可能被视为冥想或内省的最佳时刻。
“丙夜”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深沉、宁静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静谧和内心的深思。在文学创作中,它常常被用来表达孤独、忧郁或深沉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丙夜这个词并不常被使用,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我常常遇到它,感受到它所营造的特殊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丙夜”:
丙夜的月光洒在古老的石桥上, 寂静中,只有河水在低语。
视觉上,“丙夜”让我联想到深蓝色的夜空和柔和的月光。听觉上,它可能伴随着远处钟声的回响或夜鸟的啼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idnight”或“wee hours”,它们也用来描述深夜到凌晨的时间段,但具体的时辰划分和命名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丙夜”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文化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都是有益的。
1.
【丙】
(象形。本义:鱼尾。《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
鱼尾。
【引证】
《尔雅》-鱼尾谓之丙。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