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36
“两言可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两句话就可以决定或解决事情。基本含义是指事情简单明了,不需要复杂的讨论或长篇大论,只需简短的几句话就能做出决定或解决问题。
“两言可决”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现代汉语中形成的词汇,用以形容简洁高效的决策方式。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一言以蔽之”或“一言九鼎”,强调言简意赅。
在**文化中,简洁高效的决策方式一直被推崇。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快速解决问题和高效决策的期望。
这个词汇给人以果断、高效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领导者的形象、高效的会议场景等。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总是能够两言可决,迅速做出决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高效决策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两言可决风云变,一语定乾坤。”
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领导者在会议室中果断决策的场景。听觉联想可能是会议中简洁有力的发言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 to the chase”或“get to the point”,强调直接切入重点。
“两言可决”这个词汇强调了简洁高效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决策、解决问题还是日常交流中,都能够提高效率和效果。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加精准和高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可】
4.
【决】
(形声。从水,夬(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同本义。
【引证】
《史记·河渠书》-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 《说文》-决,行流也。 、 《说文通训定声》-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 、 《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 《孟子》-决之东方而东流。 、 《汉书·沟洫志》-治水有决河深川。 、 《韩非子·初见秦》-决水而灌之。 、 《史记·秦始皇纪赞》-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 《韩非子·五蠹》-鲧禹决渎。 、 、
【组词】
决江、 决汩、 决子军、 决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