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0:15
“依然故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依然保持着旧有的状态或样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经历了时间或变化后,仍然保持原有的状态或行为模式,没有发生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依然故态”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或行为模式,强调其固执或不变的特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评论某人的行为或状态,表达对其不变性的看法。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模式。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上各有侧重,如“一成不变”强调完全没有变化,“固步自封”强调自我限制,而“日新月异”则强调变化迅速和频繁。
“依然故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依然”和“故态”两个词组成,其中“依然”表示仍旧、照旧,“故态”表示旧有的状态。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依然故态”常常与保守、不变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有时被视为一种消极的态度。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坚持旧有模式的人或组织。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略带批评和无奈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停滞不前和缺乏创新的态度。在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坚守传统、不愿改变的人或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坚持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师,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技术,这种情况下,“依然故态”这个成语就很贴切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他依然故态,心中那片古老的森林,未曾有一丝新绿。”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描绘古老建筑或传统手工艺的画面,强调其不变的美。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旋律古老、节奏不变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ck in one's ways”或“set in one's way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不变性和固执。
“依然故态”这个成语在描述不变性和固执性方面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中对变化与不变的复杂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
且饬诸子以己为戒,然《和令狐绹相》云:‘鲜有一身兼将相,更能四面占文章。’则依然故态。
1.
【依】
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同: 扆
【引证】
《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 《周礼·春官·司几筵》-王位设黼依。 、 《荀子·正论》。杨倞注:“依,亦作扆,音同。”-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 《礼记·曲礼下》。释文:“依,本又作扆。”-天子当依而立。 、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4.
【态】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態,意态也。 、 《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柔远能迩。 、 《荀子·成相》。按:“诈态也。”-人之态不如备。 、 张衡《西京赋》-尽变态乎其中。 、 《楚辞·大招》-滂心淖态。 、 傅毅《舞赋》-狗偷致态。 、 《楚辞·离骚》-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 、 李渔《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淮南子》-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 、 唐·杜牧《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密则无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