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7: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7:11:23
左顾右眄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左右看,形容人犹豫不决或心神不定。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做出决定时犹豫不决,或者在面对选择时心神不定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左顾右眄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如在小说中描述主角在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决定时的犹豫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决策过程中的犹豫行为。
同义词: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徘徊不定 反义词:果断、决断、坚定不移
左顾右眄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果断和决断被视为积极的品质,而犹豫不决则常常被看作是负面的。因此,左顾右眄 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物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犹豫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一种焦虑或不安的情绪。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感到左顾右眄,最终通过深入思考和咨询他人,做出了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左顾右眄,
心中的天平摇摆不定,
直到风带来了远方的呼唤,
我终于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视觉上,左顾右眄 可以联想
信自僦一斋,好絜其衣服,左顾右眄,小不整即呼匠治之。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信自僦一斋,好洁其衣服,~,小不整,则呼匠治之。”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顾】
(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顾,环视也。 、 《史记·项羽本纪》-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 、 《诗·小雅·大东》-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 《论语·乡党》-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 《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战国策·燕策》-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组词】
顾瞻、 顾盼生辉、 顾返、 顾笑、 顾望
3.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4.
【眄】
(形声。从目,丏(miǎn)声。)本义:斜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目一闭一开审谛而视也。一曰袤视也。-眄,目偏合也。 、 《苍颉篇》-旁视曰眄。 、 《列子·黄帝》-一眄而已。 、 《淮南子·览冥》。注:“视无智巧貌也。”-兴眄眄。 、 《庄子·山木》-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 、 《史记·邹阳列传》-众莫不按剑相眄者。 、 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眄眄、 眄眩、 眄视、 眄睨、 眄视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