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2:11
“东寺”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位于东方或东侧的寺庙。在字面上,“东”表示方位,即东方,而“寺”则是指的寺院或庙宇。因此,“东寺”可以理解为位于东方或东侧的寺院。
在文学作品中,“东寺”可能被用来象征宁静、神圣或与文化相关的特定情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东寺”来指代某个具体的寺庙,尤其是在知道其方位的情况下。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研究中,“东寺”可能被用来讨论寺庙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或**意义。
“东寺”这个词汇的词源相对直接,由表示方位的“东”和表示寺庙的“寺”组成。在历史上,随着**的传播,许多寺庙被建立,而方位词的使用帮助人们区分和定位这些寺庙。
在文化中,寺庙不仅是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寺可能因其方位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代表日出、新生或希望。
“东寺”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平和和神圣的氛围。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座名为“东寺”的寺庙,那里的宁静和美丽的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东寺”:
东寺钟声悠, 晨曦映古松。 心随禅意静, 世外一仙踪。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阳光照耀在东寺的屋顶上,钟声悠扬,鸟鸣清脆,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宁静和祥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astern Temple”(英语)或“Temple Est”(法语),它们都指代位于东方的寺庙,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东寺”这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具体的地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情感意义。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 《一切经音义》-寺,治也,官舍也。 、 《三苍 》-寺,官舍也。 、 《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官也。 、 《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令骑奴还至寺门。 、 《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城郭官寺。 、 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
【组词】
寺正、 寺舍、 寺库、 寺省、 寺曹、 寺署、 寺卿、 寺棘、 寺丞
佛教的庙宇。
【引证】
《广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 、 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组词】
寺宇、 寺刹、 寺主、 寺庵、 寺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