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24:42
殒身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丧命、死亡”,通常指因意外、战斗、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死亡,含有悲壮或不幸的意味。
“殒身”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殒”意为死亡,“身”指身体。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仍保留其文学和正式语境中的使用。
在**文化中,“殒身”常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描述历史人物或战争英雄时。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牺牲和奉献,激发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谈论历史**或英雄人物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殒身”来描绘一个英雄的牺牲,如:
星辰陨落,英雄殒身,
在历史的篇章中永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悲壮的音乐来增强“殒身”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y down one's life”或“give one's life”,强调牺牲和奉献的意义。
“殒身”是一个富有情感和历史深度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正式语境中,它能够有效地传达牺牲和英雄主义的情感。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殒】
(形声。从歺(“歹”是隶楷写法),员声。歺(è),剔肉残余的骨头,常与“死亡”有关。本义:死亡)。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 、 《一切经音义三》-殒,字书作陨,同于敏反。 、 《后汉书·隗嚣传》-妻子颠殒。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未尝殒于城中。
【组词】
殒亡、 殒骨、 殒没、 殒逝、 殒谢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