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39:12
“按步就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按照步骤和顺序进行,不跳跃或省略任何环节。基本含义是指做事有条不紊,遵循既定的程序或步骤,强调秩序和规律性。
在文学作品中,“按步就班”常用来描述人物的行为方式,强调其稳重和有计划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建议或批评某人过于拘泥于传统方法,缺乏创新。在专业领域,如工程或管理学中,这个词汇强调遵循标准操作程序的重要性。
同义词: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井井有条 反义词:杂乱无章、急功近利、跳跃式前进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有条不紊”更强调条理性,而“循序渐进”则强调逐步推进。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无序或急于求成。
“按步就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步”指步骤,“班”指顺序或行列。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对秩序和规律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礼”和“序”,因此“按步就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强调遵守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质量的场合。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可靠。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做事认真、不慌不忙的人,以及那些需要精确操作的复杂任务。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按步就班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处理数据分析时,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否则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按步就班,每一刻都是生命的诗篇。”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条笔直的道路,人们有序地行走。听觉上,可能是钟表的滴答声,象征着时间的规律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llow the step-by-step process”,强调的是逐步进行的过程,但不如“按步就班”那样强调秩序和规律。
“按步就班”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有序和规律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它提醒我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要保持冷静和有条理。
学校却按步就班,没有这弊病。
他习惯于~的生活
1.
【按】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 《史记·项羽本记》-项王按剑而跽曰。 、 张溥《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组词】
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4.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