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时间: 2025-04-24 03:46:50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基础信息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46:50

基本定义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昆仑山着火了,珍贵的玉石和普通的石头都被烧毁。这个成语比喻灾难来临时,无论贵贱,都无法幸免。

语境分析

  •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战争、灾难等*破坏性,强调其毁灭性的影响。
  •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情况下的全面损失,不区分价值高低。
  • 专业领域:在历史、军事等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战争或灾难对社会造成的全面破坏。

示例句子

  1. 这场战争如同昆仑失火,玉石俱焚,整个城市都被夷为平地。
  2. 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大公司和小企业都遭受了重创,真可谓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3. 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富人的豪宅还是穷人的简陋小屋,都难逃一劫,真是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一损俱损
  • 反义词: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词源与演变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昆仑之火,玉石俱焚。”原指昆仑山上的火,后来比喻灾难来临时,不分贵贱,都会受到损害。

文化与社会背景

文化中,昆仑山被视为神圣的山脉,玉石则象征着珍贵和美好。因此,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灾难面前,即使是珍贵和美好的事物也无法幸免,反映了人对灾难的深刻认识。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灾难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与安宁,同时也激发人们对灾难的警惕和防范。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次*的停电,不仅影响了商业区,连居民区也受到了影响,真可谓是昆仑失火,玉石俱焚。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昆仑之巅火光起,
玉石俱焚泪满襟。
人间繁华一瞬逝,
唯有悲歌传千古。

视觉与听觉联想

想象一幅画面:昆仑山上火光冲天,玉石在火中融化,整个场景充满了毁灭和哀伤。音乐上,可以选择悲壮的音乐来配合这个场景,增强情感的表达。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en the ship goes down, all are lost.”(船沉了,所有人都完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都是在强调灾难面前的无差别损失。

反思与总结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灾难的无差别性和毁灭性,提醒我们在和平时期要珍惜和维护安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灾难带来的全面影响。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来源

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相关字

1. 【昆】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昆,同也。 、 《太玄·玄摛》-理生昆群。 、 《太玄·玄错》-格也乖而昆也同。 、 《太玄中》-昆仑旁薄幽。 、 扬雄《羽猎赋》-噍(jiū)噍昆鸣。
【组词】 昆群

2. 【仑】 思。
【引证】 《说文》-仑,思也。
自我反省检讨。
【引证】 《新方言·释言》-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

3.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4.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5.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6.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7. 【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俱,皆也。 、 《战国策·齐策》。注:“偕也。”-而仪与之俱。 、 《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汉书·李广苏建传》-百余人俱。 、 、 《世说新语·自新》-处与之俱。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

8. 【焚】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引证】 《说文》-焚,烧田也。 、 《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焚咸丘。 、 《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的相关词

1. 【失火】 发生火灾; 火熄灭。

2. 【昆仑】 亦作"昆侖"; 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与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昆仑奴"的省称; 泛指奴仆; 特指昆仑奴磨勒; 古代称皮肤黑色的人; 指玉制酒器; 酒名。"昆仑觞"的省称。 1道教语。指头脑; 脐之别名。

3. 【玉石俱焚】 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宿营 宿莽 宿草 宿艾 宿舍 宿舂 宿膳 宿腻 宿胥 宿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牛 包含页的词语有哪些 分金掰两 包含帮的成语 轩昂气宇 豆字旁的字 小峭 士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巴头探脑儿 至仁忘仁 包含唠的词语有哪些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没头官司 心腹之交 岩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