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56
滥用职权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担任某一职务时,超越了法律或规章所赋予的权限,进行不正当或不合法的行为。基本含义是指公职人员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在不同语境下,“滥用职权”的使用情况如下:
“滥用职权”一词源于对公职人员行为的法律和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逐渐明确和规范化。
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滥用职权”被视为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它不仅损害个人和组织的利益,还可能破坏公众对政府和机构的信任。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腐败、不公和权力滥用。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反思,以及对权力监督和透明度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通过新闻或社交媒体了解到某些官员或企业领导滥用职权的,这些提醒我们关注和监督权力运行。
在诗歌中,可以将“滥用职权”作为主题,探讨权力的腐蚀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例如:
在权力的阴影下,
滥用职权的手,
编织着不公的网,
捕捉无辜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在办公室内秘密进行不正当交易的形象。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新闻报道中对滥用职权**的严肃讨论。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滥用职权”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超越权限的不正当行为。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abuse of power”或“misuse of authority”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滥用职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揭示了权力运行中的问题,也提醒我们关注和维护法律和道德的边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不能~去谋私利。
1.
【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滥,泛也。 、 《荀子·子道》-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 《列子·黄帝》-滥水之潘为渊。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3.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
4.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