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1:18
“渺渺茫茫”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非常遥远、模糊不清或无法捉摸的状态。字面意思是指视野中的景象非常遥远,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在文学作品中,“渺渺茫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辽阔无垠,如大海、天空或远山。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记忆模糊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心理学,它可能用来描述抽象概念的难以捉摸性。
“渺渺茫茫”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抽象概念的描述。
在**文化中,“渺渺茫茫”常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联系,强调自然和宇宙的无限性和不可知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未知的世界和探索的欲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渺渺茫茫”来形容我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尤其是在面对重大决策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渺渺茫茫的天际,星辰闪烁,指引着旅人前行的方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海洋或无垠的天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悠扬而深远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ast and hazy”或“indefinite and obscure”,但它们在语境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渺渺茫茫”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空间的遥远和模糊,也触及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和理解。
神仙事渺渺茫茫,有什么准程,教我去做他。
追寻畴者,愁如流水,~趁潮汐。
1.
【渺】
(形声。从水,眇(miǎo)声。本义:水面辽阔)。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四际渺弥。
【组词】
浩渺、 渺冥、 渺弥、 渺漭、 渺绵
2.
【渺】
(形声。从水,眇(miǎo)声。本义:水面辽阔)。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四际渺弥。
【组词】
浩渺、 渺冥、 渺弥、 渺漭、 渺绵
3.
【茫】
(形声。从水,芒声。本义:水浩大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茫乎其若迷。 、 唐·李白《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组词】
茫无涯际
4.
【茫】
(形声。从水,芒声。本义:水浩大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茫乎其若迷。 、 唐·李白《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组词】
茫无涯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