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2:22
有气无力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时显得非常疲倦,没有精神,缺乏活力。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状态,表明他们可能因为疲劳、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感到无力。
“有气无力”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人体状态描述的一种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演变。
在**文化中,强调“精气神”的重要性,因此“有气无力”这样的词汇常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有气无力”的状态,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够积极或健康的表现。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疲惫、无助和沮丧。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在描述自己或他人时更加谨慎,避免给人留下消极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在经历长时间工作或学*后的状态。例如,在一次长时间会议后,我可能会说:“我感觉自己有气无力的,需要休息一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洒满窗台,我却有气无力,心中的诗篇,似乎也沉睡不醒。”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躺在床上,眼神无光,动作缓慢。听觉上,可能是低沉无力的声音,缺乏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stless”或“weak-spirited”,这些词汇也传达了类似的疲倦和缺乏活力的状态。
“有气无力”这个词汇在描述人体状态时非常形象和准确,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他人的状态,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和理解他人都非常重要。
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地回答他们。
1. 【有】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