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0:18
主令(zhǔ lì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主要的命令或指令。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在某个组织或系统中具有最高权威的命令,或者是某个领域内的主要指导原则。
“主令”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主”(主要的)和“令”(命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令”常用来表示命令或法令,而“主”则表示主要或主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命令和权威的概念非常重要。因此,“主令”这个词在强调权威和秩序的语境中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在强调决策和执行的场合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主令”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则或命令,因此在情感上可能带有一定的压力感。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遵守公司政策或法律条文时,可能会遇到相关的概念。例如,在工作中遵守上级的“主令”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主令”融入到描述历史转折点的诗句中: “在那风暴的夜晚,主令如雷霆般降临, 改变了河流的方向,重塑了山川的轮廓。”
视觉上,“主令”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将军在战场上发布命令的场景,或者是现代会议室中决策者发布重要指令的情景。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的演讲或命令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ree”或“edict”,它们都有命令或法令的含义,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正式和法律化。
“主令”这个词在强调权威和决策的语境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命令的严肃性,也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和秩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
1.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