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9:48
“倾危”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倾斜,有倒塌的危险。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山体等因结构不稳定或外力作用而处于危险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倾危”常用来比喻国家、政权或某种秩序的岌岌可危,如“王朝倾危”。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具体的物理状态,如“这座老房子看起来倾危不堪”。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地质学,“倾危”则有更精确的技术含义,指结构或地形的稳定性问题。
同义词中,“岌岌可危”强调极度危险,“摇摇欲坠”强调不稳定,而“危如累卵”则比喻危险到了极点。反义词则强调稳定和坚固。
“倾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倾”和“危”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倾斜和危险。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倾危之国”的表述,用以形容国家的危急状态。
在**文化中,“倾危”常与“安危”相对,强调事物的稳定性与危险性。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或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反映了对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倾危”一词给人以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即将发生的灾难或崩溃。在表达中,它常用来强调情况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一座老旧的桥梁因年久失修而显得倾危,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基础设施维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画出倾危的轮廓,时间的河流,冲刷着不屈的灵魂。”
视觉上,“倾危”可能让人联想到倾斜的建筑物或崩塌的山体,带来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断裂的声音或警报的鸣响。
在英语中,“倾危”可以对应为“precarious”或“on the verge of collapse”,前者强调不稳定,后者强调即将崩溃的状态。
“倾危”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不仅描述物理状态,也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