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15
“倾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全力以赴,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某件事情。它强调的是投入全部的精力和资源,不留余力。
在文学作品中,“倾力”常用来形容人物在面对重大挑战或关键时刻所展现的决心和努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倾力”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谈判等,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团队或个人为了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倾力”一词源于汉语,由“倾”和“力”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倾”有倾倒、倾注的意思,“力”则指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倾力”逐渐演变为表示全力以赴的固定搭配。
在**文化中,“倾力”体现了集体主义和个人奋斗精神的结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尽最大努力去克服挑战。
“倾力”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坚持不懈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表达时,它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倾力准备,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倾力”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倾力”:
星辰倾力绘夜空,
勇士倾力战风霜。
心怀梦想不言弃,
倾力前行路自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员在赛场上倾力奔跑,汗水和努力交织成最美的风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加油声和胜利的欢呼声,这些都是“倾力”所带来的生动体验。
在英语中,“倾力”可以对应为“spare no effort”或“go all out”。这些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全力以赴的概念,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会有所差异。
通过对“倾力”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决心和努力方面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在跨文化交流中也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倾力”来传达我的决心和努力。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