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33
倾向性(Tendency)是一个描述某事物或个体在特定方向上表现出偏好或趋势的词汇。它通常用来指代某种行为、态度或**的倾向,表明某种可能性或偏好的存在。
“倾向性”源自拉丁语“tendere”,意为“伸展”或“延伸”。在英语中,它最初用于物理学,描述物体的**趋势,后来扩展到描述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趋势。
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中,“倾向性”常用来分析群体行为或政策的影响。例如,媒体倾向性可能影响公众的观点和决策。
“倾向性”可能让人联想到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有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它可能引发对公平性和客观性的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倾向性,比如购物时的品牌偏好或饮食*惯。
在诗歌中,“倾向性”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如“风总是带着向海的倾向性”。
在不同语言中,“倾向性”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相似,如在法语中为“tendance”,在德语中为“Tendenz”。
“倾向性”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倾向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分析问题。
1.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2.
【向】
(象形。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向,北出牖也。 、 《诗·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